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引起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是豬的一種重要呼吸道疾病,在許多養豬國家流行,已成為世界性工業化養豬的五大疫病之一,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特點:
各齡豬均可感染,但以2~5月齡、體重在30~60千克的豬多發。病的發生有明顯的季節性,多在4~5月份和9~11月份。飼養環境突變、飼養密度過大、豬舍通風不良、氣候驟變及長途運輸等都可誘發。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臨床特征:
人工感染豬的潛伏期約為1~7天或更長。由于動物的年齡、免疫狀態、環境因素以及病原的感染數量的差異,臨診上發病豬的病程可分為***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
以急性出血性纖維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纖維素性壞死性胸膜肺炎為特征。病豬心衰,鼻、耳、眼及后軀皮膚發紺,晚期呼吸極度困難,常呆立或呈犬坐式,張口伸舌,咳喘,并有腹式呼吸。臨死前體溫下降,嚴重者從口鼻流出泡沫血性分泌物。剖檢:慢性病例肺臟上可見大小不等的結節;急性病例以纖維素性胸膜炎為特征。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病理變化:
主要是上呼吸道和肺臟發生病變。肺臟呈紫紅色,通常發生雙側性肺炎,且往往在尖葉、心葉以及膈葉上存在病灶,與周圍健康組織間存在清晰界線。纖維素性胸膜炎可擴散至整個肺臟,導致肺臟和胸膜發生粘連。肺與胸膜有纖維素性粘連,嚴重者整個肺與胸壁、縱膈粘連;心外膜與心包膜粘連,心包膜與肺粘連,心肌表面呈絨毛狀。
掃一掃
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