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的生產是怎么樣的,這些你知道嗎,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吧!
母豬的產程:
母豬從分娩產出第 一頭仔豬落地到胎衣排出的整個產仔過程,簡稱為產程。一般母豬正常的產程時間約為2-3小時,當第 一頭仔豬產出后,約每隔10-20分鐘產出一頭,有的接連產出2-3頭。產完仔豬約半小時左右,排出完整的胎衣,產程即告結束。但在養豬生產實踐中,經常會遇到部分母豬由于某種原因導致產程過長。母豬的妊娠期(平均114天)和產程時間越長,則母豬所產死胎越多,其經濟損失也就越大。
母豬難產處理 母豬破水后仍產不出仔豬,或產出數頭仔豬后半小時內只見努責不見產仔,均視為難產。
處理難產時,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是接產人員用雙手托住母豬的后腹部,隨著母豬努責,向臀部用力推送,促使胎兒產出。
二是看見仔豬頭或腿時出時進,可用手抓住仔豬的頭或腿輕輕拉出。
三是肌肉注射催產素。
催產素有興奮子宮平滑肌,引起子宮的收縮從而發生分娩的作用。當母豬由于體內催產 素的含量低,子宮收縮微弱引起難產時,可用催產素催產,但如果使用不當,不但發揮不了 其應有的作用,還可能產生很大的不良反應。通常,當母豬分娩過程較慢時,有的飼養員或初學獸醫人員,為求快速分娩,喜歡用“催 產素”(縮宮素)來催產。
這里著重提出的是催產素的使用是有一定適應癥的,不能濫用, 也不能超劑量使用,如果使用不當,不僅催產不成,反而會造成胎兒窒息而死,母豬子宮破 裂而亡,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仔豬出生慢的原因很多:
⑴ 產道里有一頭大的仔豬,而骨盆腔又相對狹窄。(尤其是初產母豬或過于肥胖的或雙 肌臀外國品種豬)
⑵ 同時有兩頭仔豬出生,堵在交叉部。
⑶ 胎位不正。
⑷ 已分娩很長時間,母豬虛弱,子宮陣縮無力。
⑸ 產房中溫度過高或冬季生煤爐造成氧氣不足,二氧化碳過高,舍內氨氣過量等。如果出現分娩較慢的問題,不去認真分析和產道檢查,而不分青紅皂白的就注射催產素, 弊多利少。輕者,造成胎兒與胎盤過早分離,或在分娩前臍帶斷裂,使仔豬失去氧氣供應, 胎兒窒息死亡;重者,如果骨盆狹窄,胎兒過大,胎位不正(橫位),母豬會造成子宮破裂。
在下列情況下可以使用催產素催產:
⑴ 在仔豬出生 1-2 頭后,估計母豬骨盆大小正常,胎兒大小適度,胎位正常,從產道 娩出是沒問題的,但子宮收縮無力,母豬長時間有努責而不能產出仔豬時(間隔時間超過 45 分鐘以上)可考慮使用催產素,使子宮增強收縮力促使胎兒娩出。
⑵ 在人工助產的情況下,進入產道的仔豬已被掏出,估計還有仔豬在子宮角未下來時可使用。
⑶ 胎衣不下。產仔1-3 小時即可排出胎衣,若3 小時以后,仍沒有排出則稱為胎衣不 下,可注射催產素,2 小時后可重復注射一次。
以上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掃一掃
掃一掃